阮 銘
馬英九發表「黃金十年」,人們以為選戰將回到國家大政和民生議題了吧?然而當他展現那卷「黃年十年」路線圖的最後瞬間,突然拔出藏在圖末的匕首「和平協議」!馬英九要殺誰?
看似突然,其實匕首在圖中,圖窮必現。金小刀在美國已發出馬連任將訪中和談判「和平協議」信號。美國冷對,國內反彈,迫使馬暫停。等到胡錦濤「辛亥百年慶」宣示「結束敵對狀態,簽署和平協議」,馬遙相唱和,正其時也!
一、「和平協議」是吞併或戰爭的前奏
我反對「和平協議」,並非只對馬英九。當年陳水扁總統發動「和平架構協議」公投,我是公開辯論的反對方,贊成方是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。
反對的論據很明白:和平是常態,不需簽「和平協議」;簽了「和平協議」,帶來的不是吞併,就是戰爭。
張伯倫簽完「慕尼黑」和平協議,回倫敦宣佈嬴得「永久和平」,英國人歡呼雀躍。只有邱吉爾反對,指出向希特勒妥協必導致戰爭,被譏為「戰爭販子」!歷史證明邱吉爾正確。
里賓特洛甫—莫洛托夫和平協議簽訂後,史達林以為同希特勒瓜分了波蘭,從此置身歐戰之外高枕無憂。結果德軍長驅直入,打到莫斯科城下。
羅斯福同史達林簽「雅爾達協定」,以為史達林可以幫他結束戰爭,減少美軍傷亡。結果史達林西進吃了半個歐洲,東進吃了蒙古、北韓、中國的東北。
馬英九的「和平協議」,原本就是中國為吃掉台灣設計的,始作俑者是江澤民的「國師」汪道涵和美國人李侃如(Kenneth Lieberthal)。
1995年春節,汪道涵為江澤民起草「江八點」,把鄧小平的「一國兩制,和平統一」裝上新酒,即簽訂停止敵對狀態「和平協議」,作為吞併台灣的「第一步」,台灣未予理會。
1995年夏,李登輝訪美。1996年春,台灣實現全民直選總統,以選票打敗中國飛彈。汪道涵發現離「統一」越來越遠,1998年1月在上海開閉門會議,以李侃如名義提出「和平協議」構想,那時叫「中程協議」(Interim Agreement)。
「Interim」這個無比較級形容詞,有多種含義,如:部分的、過渡的、臨時的、中間的、階段性的等等;也含有先給你一部分,以後再全部給你的意思。汪道涵明白,「中程協議」若由中國提出,台灣肯定有疑慮;因此透過「第二軌道」,經由美國學者提出,也許可以誘台灣上鈎。
與汪道涵、李侃如呼應的,還有一個美國人奈伊(Joseph S. Nye)。他在「華盛頓郵報」寫了一篇「台灣交易」(Taiwan Deal,1998•3•8)。他說:
「只要台北明確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,北京將不會反對給台灣許多國際生存空間,讓台灣擁有更多參加亞太經濟論壇、奧林匹克運動會等類似機構的機會。北京還應強調,對香港的一國兩制,將擴大到一國三制,使台灣維持自己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體制。」
可惜這位美國政治學教授缺少一點政治常識,台灣的國家主權都交給了中國,還怎樣維持「自己的」政治經濟社會體制?
汪道涵的「中程協議」,本來是為連戰當選總統準備的。結果2000、2004,連戰連選連敗,迫使胡錦濤2005年單方面簽署「反分裂國家法」,那第七條就是「和平協議」:
「通過兩岸平等協商談判,實現和平統一。」「談判可以有步驟、分階段進行:(1)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;(2)發展兩岸關係的規劃;(3)和平統一的步驟和安排;(4)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;(5)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;(6)與實現和平統一有關的其他任何問題。」
連戰在胡錦濤簽署「反分裂國家法」後訪中,在「連胡會公報」中納入「和平協議」條款。馬英九當選總統後,四年來照著連胡會的路線圖走,先經後政,第二任期談判「和平協議」,早有規劃。
二、2012大選是台灣生死存亡之戰
馬英九此時拔出這把「和平協議」匕首,有選前選後雙重考量。
第一,當選前,挑起藍綠對立,轉移選戰主軸,殺蔡、棄宋、保馬連任。
選戰到此時,民眾期待候選人針對國家未來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展開政見競爭。大家對政客、名嘴、媒體在選戰中偏離主軸,挑起藍綠對立十分厭惡!
「台灣是我們的國家,我們是國家的主人。」這是99%的「台灣共識」,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。日本殖民、美國佔領、國民黨反攻大陸基地的歷史,均已一去不返,用「百年慶」也慶不回來!
今天還認為「國共內戰」尚未結束,需要「和平協定」來「終止敵對」,確保「一中」就是擁有台灣、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共和國三國主權的「大中華民國」的,恐怕1%、23萬人也未必有!
連戰去北京,胡錦濤不是舖紅地毯歡迎,中國孩子們都喊「連爺爺,你終於回來了」嗎?國共還有什麼「敵對狀態」要「終止」?
至於「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」的那張「海棠葉」大版圖,蔣介石1945年派王世杰、蔣經國簽中蘇條約就丟了蒙古,「海棠葉」變成「老母雞」;1949年又把「老母雞」丟給共產黨。馬英九難道有本事在談判桌上把「老母雞」的主權從共產黨手裡拿回來?這不是痴心夢想,就是自欺欺人!
我們99%都清楚知道,我們的國家在台、澎、金、馬,不在庫倫或烏蘭巴托,也不在南京或北京。我們要捍衛的,就是這個自由民主國家的主權。我們的國家主權,就在我們2300萬「台灣之主」手裡,這主權既不能讓渡,也不容放到談判桌上去談判,更無需公投!
民主國家的公投,如加拿大的魁北克,那是做「加拿大之主」還是做「魁北克之主」的選擇。今天99%「台灣之主」,不存在這樣的分歧。馬英九「結束」62年前國共內戰「敵對狀態」的「和平協議」,同99%台灣人民無關。他只能代表1%國民黨當權派去同共產黨談判,請那1%拿國民黨黨產去公投!
蔡英文和宋楚瑜都在談論民眾關注的內政和民生議題,這正是馬英九想躲閃的要害。他的一大篇「黃金十年」,只有空洞辭藻沒有政策措施,只能靠聳人聽聞的「和平協議」加「公投」來刺激輿論,挑起藍綠惡鬥,邊緣化宋楚瑐,實現其殺蔡、棄宋、保馬大戰略。大家千萬不可上當!
第二,當選後,殺台灣的國家主權。「和平協議」一簽,如果用「假公投」騙到一時糊塗、誤信「假和平」謊言者通過,台灣不再是我們的國家,我們不再是國家的主人。
那時未受騙的不願放棄做「台灣之主」,不甘心做「國共之奴」,像「賽德克•巴萊」一樣起而反抗,那就是真實的戰爭!到那時,不僅是台灣這個東方自由民主燈塔的生死存亡之戰,而且是亞太甚至全球自由民主與專制奴役之戰。
要避免遭此災難,必須清醒認知2012大選是台灣生死存亡之戰,絕不放棄選擇的權利。放棄就是聽任把台灣引向毀滅的災難。
三、民主、法治才是政治談判主題
我反對談判「和平協議」,因為國家主權不容談判,但我不反對政治談判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要前進一步,這一步不是終結國共內戰的敵對狀態,而是雙方在民主、法治上逐步趨近而非越走越遠。
今天經濟領域的問題,如台商的投資安全保障等,主要障礙不在經濟本身,而在中國政治法律制度。中國領導人中頭腦比較清醒的如溫家寶,也己意識到中國的整體經濟社會發展,不改革政治法律制度將是「死路一條」!
馬英九作為一國總統,應當了解自己國家的優勢,掌握和運用自己國家的優勢,不要一想到談判就矮化自己。看這幾天各報擁護馬英九談判「和平協議」的言論,倒像在滅馬英九的志氣。什麼「中國崛起,時間不在台灣一邊」啦,什麽「現在不談和平協議,台灣前途堪憂」啦,未上政治談判桌自己在政治上先洩了氣。
台灣雖小,不是「老母雞」、「海棠葉」,但政治、經濟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、環保、社會建設均比中國處於優勢。劣勢只有兩條:一是軍事,什麼「共軍、國軍都是中國軍」,毫無軍人骨氣;二是執政黨精神狀態萎蘼渙散,看不到更不敢發揚自己的優勢。
台灣的民主法治當然存在不少問題,但比中國高出兩等。按紐約「自由之家」每年評比,台灣是第一等「自由國家」,中國是第三等「不自由國家」,中間還有第二等「部分自由國家」。
中國雖屬「不自由國家」,但並不敢公然反對民主法治,只是加上一頂帽子「中國特色」。這特色就是「黨大於法」,「黨權高於民權」。1998年辜振甫到中國會見汪道涵、江澤民,就主打「民主牌」。江澤民招架不住,說了句「我們也有基層選舉」。辜振甫說,「民主要有反對黨,開放黨禁、報禁,才有自由選舉。」
我記得馬英九當總統前,在國民黨裡算是敢講民主人權的,每年紀念「六四」總會碰見他,當總統後反而忘記自己的優勢了。
以民主、法治為政治談判主題,袛少有三大優點:
第一,為兩岸經濟交往中的政治、法律障礙解套。
第二,運用台灣在民主、法治領域的優勢,開展雙方政治對話,支持中國推進政治改革。
第三,以東方自由民主燈塔的光芒,鼓舞中國民眾爭取自由、民主、人權、法治的鬥爭。
辜振甫1998年做到了的(那時蔡英文是成員之一),為什麼現在不能?
這才叫主動出擊!馬英九的「和平協議」談判,不過是被動套進中國絞殺台灣國家主權的絞索而已!
醒來吧,台灣,在這歷史的關鍵時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